<address id="xjvjb"></address>

      <progress id="xjvjb"><font id="xjvjb"><cite id="xjvjb"></cite></font></progress>

        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2021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 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

        時間 : 2022-04-20 10:08:0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人民幣?!?月19日上午,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主任鄭人豪介紹。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在發布會上,來自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的相關負責人,全方位介紹了廣東推進“雙區”建設的有關情況。

          粵港澳大灣區鐵路運營里程近2500公里

          鄭人豪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共同推進大灣區合作發展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大灣區進入世界500強企業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廣東省現有高新技術企業超6萬家,其中絕大部分都在粵港澳大灣區,比2017年凈增加2萬多家。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眾獲得感更加充實。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資源加快集聚,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影響力顯著增強,創新要素跨境流動更加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更加高效。

          “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牽引,以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廣州南沙科學城等重點區域為主陣地,成體系布局建設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睋】萍紡d副廳長梁勤儒介紹,部分重大基礎科技設施已實現面向港澳和全球開放共享,如東莞散裂中子源,已有3臺譜儀完成包括港澳地區在內的近500項用戶課題,其中港澳用戶占比超10%。

          在“軟聯通”方面,廣東著力推進“灣區通”工程,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形成。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有序推進,職業資格認可、標準銜接范圍持續拓展。

          “截至2021年末,參與‘跨境理財通’試點業務的大灣區居民超2萬人次,資金匯劃5855筆,金額4.86億元,資金雙向流動均衡,交易活躍?!敝袊嗣胥y行廣州分行副行長林平介紹。

          在“硬聯通”方面,著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地往來更加快捷,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運營,大灣區鐵路運營里程近2500公里,“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形成。珠江口東西兩岸跨江通道陸續建成。

          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黃凌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加快完善灣區高速公路網絡建設的情況:“截至2021年底,大灣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4972公里,路網密度達到9.1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國內外主要城市群中位居前列?!?/p>

          此外,粵港澳三地著力推進民生合作,港澳居民來粵生活發展更加便利,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加快形成。社會保障方面,“灣區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達27.92萬人次。更多港澳青年來粵就業創業,目前,在粵納入就業登記管理的港澳居民超過8.51萬人;全省建成“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累計孵化港澳項目超過23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達3400余人。

          “為了促進大灣區跨境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后,海關總署即研究出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47項細化措施。廣東分署及省內海關不斷優化監管服務,全力推進大灣區建設任務落地實施,促進大灣區貿易便利化。2021年,廣東對港澳進出口1.18萬億元,占廣東外貿總值的14.2%?!焙jP總署廣東分署二級巡視員袁勝強說。

          2021年深圳研發投入居全國前列

          “2021年,深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3年年均增長5.5%?!卑l布會上,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黃敏介紹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有關情況。

          深圳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單位GDP能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1/5;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連續3年居全國城市首位;創新動能更加強勁,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5.46%;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進出口總額3.5萬億元,出口總額連續29年居內地城市首位。

          黃敏介紹稱,深圳圍繞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積極構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格局,開展一系列重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方面,鞏固提升科技創新優勢,為高質量發展賦能。2021年,深圳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46%、居全國前列。其中,市級科技研發資金投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占比46%,基礎研究能力穩步提升。高水平創新載體加速聚集,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先后獲批成立。

          另一方面,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加快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制定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8個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規劃布局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一群一策”打造優勢產業集群,2021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1.1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8.6%。

          此外,增強灣區重要引擎功能,以改革開放釋放高質量發展新活力。深圳經濟特區47條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綜合改革試點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40條首批授權事項基本落地;制定放寬市場準入24條特別措施,獲批首個全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城市。

          前海港資企業同比增156%

          橫琴登記就業澳門居民503人

          目前,廣東省正著力推進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橫琴、前海合作區起步成勢,有效拓展港澳發展空間。通過加快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加快推動粵港澳三地合作,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方面,讓三地共享合作帶來的發展和推動力。

          據發布會消息,2021年,前海合作區(擴區后)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55.7億元、同比增長10.5%,稅收收入增長了15%,關區進出口總額增長20.28%;新推出制度創新成果75項、累計685項,新增全國復制推廣7項、累計65項。

          “去年,前海合作區港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了156%,港資占前海利用外資的93.8%?!秉S敏介紹,“前海國際金融城簽約入駐了161家金融機構,其中港資外資占三成?!?/p>

          鄭人豪介紹了橫琴合作區的發展情況:“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機制已經建立,而且運行良好?!?/p>

          產業布局方面,去年12月6日,粵澳半導體基金項目、空客直升機中國總部項目、橫琴中藥新藥技術創新中心等首批13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落戶,形成合作區加快建設的示范效應。橫琴合作區推出商事登記跨境通辦服務,澳門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落戶合作區,自揭牌以來新設立澳資企業253家,實有澳資企業4771家,澳資企業參與合作區建設熱情高漲。社會民生領域,“澳門新街坊”項目加快建設,可為澳門居民提供4000套住房。截至2021年底,橫琴合作區登記就業的澳門居民503人,同比增長114%。目前,澳門居民累計辦理居住證8679人。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投入使用,新增各類學位4100個。

        学长受被做到哭H男男

          <address id="xjvjb"></address>

            <progress id="xjvjb"><font id="xjvjb"><cite id="xjvjb"></cite></font></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