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三月,隨著國家級非遺茶園游會如約而至,有著800年歷史的東莞茶山南社村再次煥發活力。百年老屋修舊如舊,青磚素瓦不減當年風韻,仿佛一張不褪色的歷史畫卷;經過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周邊修葺一新的道路、廁所、水塘等現代化設施使南社村更為亮眼。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近年來,廣東省級財政累計投入966億余元用于“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及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創建特色精品村、美麗宜居村分別達到1316個、12214個。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廣東美麗鄉村將連點成面,487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正式開啟,助力我省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
人居環境整治??
99.8%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
“歡迎你到增坑來,朋友哎……”悠揚的畬族民歌時常飄揚在河源和平增坑村的茶園里,這個僅有100多戶的畬族村已做好準備迎接各地游客。憑借畬族文化、美麗風貌和優質綠茶,四年來,增坑村成為河源最具特色的農民豐收節舉辦地之一?!敖陙泶謇镪懤m完成道路修繕和外立面改造,為游客來訪和村里接待提供了良好條件?!痹隹哟逯{小衛說。
從山中閉塞村寨到新興旅游目的地,增坑村的故事折射出廣東“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全省農村帶來的變化。這項富民工程,近年來已在南粵大地迅速落地、生根發芽。
2019年4月,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召開,提出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全域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同月,關于深入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行動方案印發實施。5月,全省啟動村莊環境整治的自然村達11.9萬個,1個示范市、20個示范縣、120個示范鎮、1260個示范村開展示范創建。
通過總結往年經驗,廣東提出全域開展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廊道“五美”行動,設計“打擂臺”、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駐鎮幫鎮扶村、黨委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清單等制度,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責任,持續營造比學趕超的新局面。
目前,廣東“三清三拆三整治”已完成自然村15.3萬余個,覆蓋率達99.8%,清拆破舊泥磚房322萬余間,清理整治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殘垣斷壁1.3億余處;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超95%,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47%。全省累計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12個,廣州從化區、肇慶四會市獲得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督查激勵。
此外,全省行政村已集中供水實現全覆蓋,自然村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99%以上;“四好農村路”工程提質擴面,通鄉鎮和行政村路面硬底化率、行政村通客車率、農村公路列養率均達到100%,基本實現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底化路。
公共服務提升??
美麗鄉村釋放“美麗經濟”新活力
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2020年以來,韶關樂昌北鄉鎮的特色香芋、馬蹄還是購銷兩旺。得益于電商平臺賦能,北鄉鎮的馬蹄訂單里,甚至出現了遠在東歐的客戶?!叭绻麤]有網絡覆蓋、道路修繕等一系列措施,電商平臺無法入駐,我們也無從搭建起觸達歐洲的銷售渠道?!北编l鎮委書記譚輝說。
在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制度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羅必良看來,除道路、移動互聯網等硬件設施條件的改善外,這些年隨著以教育、醫療、養老為代表的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廣東村莊的生活更加便利,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
五年來,廣東各類公共服務網絡不斷拓展延伸,目前全省行政村黨群服務中心“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公共服務中心(站)基本全覆蓋;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行政村4G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共有村衛生站25996間,鄉村醫生30529人。
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讓美麗鄉村釋放出美麗經濟新活力。
泥土灰墻“變身”美麗墻繪、昔日臭水溝鋪上雨污分流管道、雜草叢生的小路變成干凈整潔的柏油路……在汕尾陸河螺洞村,鄉村風貌提升讓這個常住人口不足500人的原貧困村吃上了“旅游飯”,由全體村民參股成立的旅游公司生意愈發紅火,打造的梅花節系列活動接待近20萬人次游客,去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元。
“螺洞村正探索‘旅游+擂茶制作’‘旅游+螺洞木偶傳承’等發展模式,農民思想觀念發生巨大改變,在鄉村旅游實踐中看到了奔頭?!甭荻创宓谝粫浻嗌凫дf。
隨著全省1239個行政村及6763個自然村整村完成整村存量農房微改造,廣東創建特色精品村、美麗宜居村分別達到1316個、12214個,其中42個村莊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6個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縣已形成全域生態化、景觀化。
全域鄉村振興??
487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啟動
時值初夏,紅荔將熟。曾經,如何保價保量銷售集中上市的荔枝一度是廣州從化的難題。近年來,隨著國家荔枝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的建設,這一難題有望找到解決方案。聯合利華、廣藥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的落戶,荔枝深加工產業鏈將有效延伸。眼下,聯合利華旗下食品品牌和路雪正在研發“從化荔枝冰淇淋”,廣藥集團正在開展荔枝核、荔枝皮的藥用研究,荔枝銷售周期有望大大延長。
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是從化吸引世界500強企業落戶的關鍵一招,也是廣東打造鄉村振興標志性品牌、邁進全國第一方陣的重要舉措。佛山“百里芳華”、茂名“精彩一百里”、汕尾“蠔情萬丈”等487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已經啟動。
點上出彩、面上美麗,鄉村振興示范帶吸引全社會廣泛參與。在佛山,四季文旅、鄉伴文旅等行業龍頭進駐或支持示范帶建設,美的集團、當地鄉賢等紛紛出資支持;在茂名高州,財政資金杠桿撬動6億元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風貌貸”“荔枝貸”等信貸產品累計發放貸款1.3億元支持村民與企業參與鄉村建設;在肇慶封開,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孵化基地和兩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吸引了160多名大學生返鄉創業……
日前召開的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工作視頻會披露,下一步廣東將堅持規劃先行,突出統籌推進,把鄉村產業作為示范帶規劃的重點內容,連線連片提升鄉村風貌?!安还苁腔A設施建設,還是鄉村產業、文化發展,都先建立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工作推進機制,堅持建管用并重,防止重建輕管、重建輕用?!笔∞r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表示。
【基層實踐】
清遠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
風貌提升讓村民實現“靠山吃山”
群山之間開通平坦水泥車道,點綴其間的是各類產業園區、扶貧車間、民居、黨群服務中心、鄉村振興學院……很難想象,如果時間回撥到2016年,清遠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村民吐槽得最多的卻是“臟亂差”。
“以前,連樟村‘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一遇到下雨,村道泥濘不堪,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泥路’?!边B樟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陸國勇回憶道。為改變村莊落后面貌,在連樟村黨總支和扶貧工作組的共同努力下,村里10個村小組共4.5公里砂土路實現硬底化,拆除周邊舊雜物泥瓦房,建設村文化服務中心以及環村道路、球場、水渠、路燈、防洪堤和文化廣場等設施。
近年來,連樟村黨群服務中心開設“四點半課堂”,把放學后的孩子接到課堂中,由社工人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傳授課外知識,家長下班再來接孩子回家;2021年4月,連樟中心村“樂善館”正式啟用,統一組織該轄區70歲以上的長者享受免費午餐,切實解決高齡獨居或行動不便長者的實際難題,同時還為長者提供休閑娛樂場所。
一茬接著一茬干,短板變成“潛力板”。鄉村風貌的提升,使連樟村得以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轉而依托村內4.3萬畝林地“靠山吃山”,綠核桃、麻竹筍、脆金桔等特產先后“出圈”,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寶。村里還與企業合作,引入靈芝種植,預計每年每畝有1萬元左右的收入。目前,連樟村發展的20多個產業大部分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村集體收入也從2016年不到2000元躍升到2021年約200萬元。
當前,連樟村正積極融入英德“三鎮一場”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樣板區建設,一條連田古驛道有望串聯整個英德的山山水水,把徒步、越野、生態休閑等項目功能集納起來,一個“連樟板塊”的旅游線路呼之欲出。